公益编织节
————编织爱心,传递温暖
2007年,建国门街道外交部社区的杨瑞英老人和她身边的老姐妹们了解到西藏阿里地区气候恶劣,年平均气温不足零摄氏度,每年的大风天气超过180天,她们便组织成立了“益和爱”编织组,自费购买毛线、毛衣针等,开始编织帽子、围巾和手套等御寒物品,通过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送给阿里地区的孩子们。
截止到2012年底,“益和爱”编织组共捐赠帽子3918顶、围巾2023条、手套3918副。
军地民共建
————携手当地政府和驻军,共建美好阿里
“军地民共建”,是苹果基金会在阿里开展公益慈善项目的崭新、高效的工作模式。自2003年以来,苹果基金会在阿里开展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阿里地委、行署、阿里军分区等地方党政军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阿里军分区是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一线部队,历年在高原生命线上无偿协助苹果基金会运送物资,在施工机械、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阿里地委、行署、各级教体局、卫生局,也对基金会的阿里公益慈善项目全力支持,地方政府相关业务部门在项目实施、人员调配、制度建设、工作落实、信息收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长年驻扎在这里的阿里军分区,在克服艰苦条件的同时,大力协助苹果基金会的公益事业,多年来无偿运送免费药品等物资,在施工机械、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为西藏阿里公益事业的一支中坚力量。
建国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就组建了进藏先遣连,进军祖国最边远的西藏阿里地区。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进军到阿里地区的扎麻芒堡建立了营地,并严格遵守民族政策,赢得藏族同胞的信任。
阿里军分区
————从进藏先遣连到阿里公益事业中坚
"生命之光’
————汶川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苹果基金会在第一时间高度关注灾情的发展,前后投入270余万元到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
5月16日,苹果基金会第一批药品(36万颗饮水消毒丸)由志愿者携带赶赴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进行就地发放。
随后,基金会组织包括医疗顾问、野外求生专家等的“送药救助队”一行8人,携带8吨多药品、奶粉、帐篷等物资,奔赴汶川县、小金县、彭州白鹿镇和银厂沟、甘肃文县等灾区第一线,开展送药救助工作。
公益伙伴
为合力践行公益提供良好平台
致敬倾情奉献的姜文周韵夫妇、张建胜、康武生、刘格平、尼玛次仁、王勇峰、陈骏池、陈泽刚、顾霞、于露、陈芳、马晓威、吕钟霖、李颖、张朝阳、赵牧、吴京、老狼、郑钧、王治郅、孙斌、孙冕、李国庆、俞渝、吴越(女)、欧阳旭、廖一梅、王淑琪、曾玉、曹峻、汪建、秋微、王云鹤、王晖、花明、黄鹤、蔺彩虹、廖勇、丁自选、杜鹃、杨险峰、高云红、丛蕾、廖军标、王强、陈力、范文俊、余东牧、吴思慧等爱心人士及所有志愿者!
中国工商银行 —— 2009年,参与“苹果雪动体检”第一期工程,“工行基智定投号”拉开阿里10万农牧民的体检序曲。
搜狐网 —— 捐助500万元,联手苹果基金会援建藏医学院和藏经书博物馆两个项目。
当当网 —— 2010年,“名社好书—当当·苹果阅读基地”,联合34家出版社,为阿里55 所中小学建设图书阅读室,受惠人群12000人。
万康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2016年,联手苹果基金会发起“爱在阿里·承兴血压计血糖仪”公益捐赠活动,向西藏阿里地区捐赠200台臂式血压计和200台血糖仪。
汉能集团 —— 2015年,由汉能集团捐赠的21KW光伏电站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了冈底斯藏医学院24小时不间断供电。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 2016年,向苹果基金会定向捐款13万元,用于购买维生素,帮助阿里小学生健康成长。
芭莎公益基金 —— 2016年起,联合苹果基金会在公募平台发起善款筹集,用于购买维生素,帮助阿里小学生健康成长。
万康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2016年,联手苹果基金会发起“爱在阿里·承兴血压计血糖仪”公益捐赠活动,向西藏阿里地区捐赠200台臂式血压计和200台血糖仪。